近日,乒乓球亚洲杯比赛现场的“畸形”现象逐渐引发关注,终于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重视。首先,在26日,《中国体育报》发布了两篇相关报道,紧接着在27日,乒羽中心也发出了官方声明,表示将与相关部门合作,坚决打击恶意行为。同时,声明中特别指出要严惩那些借机煽动公众情绪的自媒体博主。其中,名记贺晓龙成为了首个被点名的对象。
尽管贺晓龙并不是资深的乒乓球评论员,之前一直在足球领域活跃,但他在巴黎奥运会前后转型,声称自己成为了“资深”乒乓球评论员。就在今天,贺晓龙频繁发布了6条动态,试图证明自己并不是乒羽中心所指责的自媒体博主。他在首条动态中为乒羽中心点赞,但随即又表示如果是由乒协发布的内容则给出差评,这种“捧高踩低”的做法暴露了他的真实动机。
在后续的动态中,贺晓龙毫无根据地指责刘国梁追求快钱,甚至称其为极端饭圈文化的“养蛊者”,声称要让乒协和刘国梁反思,这种指控显得十分荒谬。其第二条动态中,他自称并无任何球员粉丝,声称支持的是被饭圈霸凌的对象,如樊振东和王曼昱。然而,诸如孙颖莎和王楚钦被霸凌时,他为何沉默不语,难道并非因为他本身就是那个霸凌者?
对于“畸形”饭圈文化的定义之一即为“捧一踩一”。球迷可以支持自己喜爱的运动员,但绝不可互相踩低。贺晓龙在其第三条动态中点赞了浙江日报的标题:“金牌不会因饭圈喧哗而褪色”,重申他对反饭圈文化的立场。与之前称自己拒绝成为“流量明星的舔狗”相矛盾,樊振东难道不是流量明星吗?这一逻辑令人费解。
在第五条动态中,他对此前对观众和球迷助威加油的态度进行了改口,称公众的支持是正能量,声称从未针对特定球员的粉丝群体。这与他之前批评其他运动员的态度截然不同,而他所列出的乒乓球十大智商测试题也足以说明他是否有针对性。
最后,在第六条动态中,贺晓龙将当下存在的所有问题归咎于乒协和刘国梁,称他们对问题视而不见。他此举显然是在迎合某种“民心”,即使此次被禁言七天也无所谓。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这种行为值得反思。他若真的只是发表个人见解,为什么要通过收费直播来收割粉丝的“韭菜”?目前,他的收入已经超过了许多国乒运动员,年收入可达千万。
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尊重运动员与球迷的真实情感才是推动乒乓球及其他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强烈呼吁大家理性看待相关事件,让体育回归纯粹,让每位运动员都能在赛场上展现他们的风采。这里是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让我们一同努力,共创辉煌未来!